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最伟大的一部爱情电影,因为看完你就对爱情绝望了

2016-08-10 magasa 虹膜

文 | magasa


在我眼里,最伟大的爱情电影都是关于得不到爱情的电影,比如好莱坞的《卡萨布兰卡》,以及法国的《朱尔与吉姆》,这些都是我心中最杰出的爱情电影。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这话几乎放诸四海而皆准,爱情也一样。


今天就来说说《朱尔与吉姆》,如果你喜欢弗朗索瓦·特吕弗这部电影的话,或许就能理解,爱情未必需要占有。


影片改编自昂利-皮埃尔·洛齐的自传体同名小说。洛齐是谁?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他的确不算一个知名的专业作家,他写完这本处女作的时候已经七十四岁了,出版后完全没有引起过任何反响。


本来这本书会像大多数自出版小说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不料某一天,当时还是影评人的特吕弗在某间书店买到了它,他一读之下,惊为天人,于是矢志要把它拍成电影。




特吕弗后来在一篇影评里借题发挥,夸奖了小说两句,有人把影评剪给作者洛齐看了,老先生立刻写信给特吕弗道谢。自此一老一少互通鸿雁,成了忘年之交。拍《四百下》的时候,女演员让娜·莫罗来探班,还客串了一场戏。


特吕弗顺手把《朱尔与吉姆》的小说给她看,觉得她可以演女主角。又把她的照片寄了给洛齐老先生。后者回信,认为她是演凯瑟琳的不二人选。


但不幸的是,在影片开机前三天,洛齐先生辞世,这成了特吕弗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朱尔与吉姆》发生在一战前后,那时候的欧洲普遍崇尚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片中的几个主角也深受影响,凯瑟琳内心渴望无边无际的自由,不愿受到任何约束,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个「女王」,在朋友和恋人中她是永远的胜利者。


影片在三个人无拘无束的生活中展开,凯瑟琳是焦点和中心,浑身散发出自由自在的神采,骑车、跑步,做任何事凯瑟琳都要遥遥领先,而朱尔和吉姆只能步其后尘。一次当三人看完戏从剧院出来,朱尔和吉姆发表了带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论调,凯瑟琳表示抗议!她干净利落地从桥上跳到塞纳河里。这就是她特立独行的风格。




大战结束,凯瑟琳和朱尔结婚了,两人生活在莱茵河边,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凯瑟琳在婚前婚后都有不同的男友,这困扰着朱尔。不过朱尔为了能让她快乐,表示愿意让吉姆和凯瑟琳在一起,吉姆却意识到:「凯瑟琳在世上永远不会快乐,她像一个幽灵,不会让任何一个男人拥有。」


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凯瑟琳所追求的那种自由越来越无法实现,她与两个男人的关系由起初的真挚、纯洁,渐渐落到一种无法沟通的境地。也许,死亡才真的是一种最好的归宿。她就像一阵「生命的旋风」,从世界上刮过,然后坠落。




有一种评论说,朱尔和吉姆之间的君子之交,是升华后的「同性恋情」,两人对彼此毫无保留和顾忌的坦诚、率直,既是友谊,又仿佛爱情,即使在对凯瑟琳的取舍上,他们也从不伤害对方,这份「爱情」也决不在和凯瑟琳的感情之下。


所有的起因是朱尔和吉姆参观了一座神秘的女性雕像,雕像位于一个开放的自然博物馆。两人几乎同时「爱上」了雕像那勾魂摄魄的微笑。「那时他们穿着同一款白色夏装」,去到亚德里亚海上的小岛看真迹——后来他们发现,凯瑟琳是雕像的化身。先爱上雕像,后爱上人,这让我想到《天龙八部》的段誉,不知金庸是否受到过这部影片的启发。




凯瑟琳出现后,朱尔与吉姆果然毫无意外地同时爱上她。然而两个人的爱情注定都要落空。尽管朱尔后来和凯瑟琳结婚了,他痛苦地认识到「生活太平静,她就会迷惘」。


是的,只要两个男人坐到一起,凯瑟琳一定要打破这种平静,她会上前猛地打朱尔一个耳光,也会呼唤吉姆来捉她。她不能忍受乏味的生活,她不惜牺牲一切也要和挣脱这种无形束缚。




为了不让凯瑟琳离开他们俩,朱尔让吉姆去爱她而不必顾及自己。于是,凯瑟琳又从吉姆身上找到了短暂而新鲜的爱情,他们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特吕弗在这里体现出超前的意识,他试图让这三个人去组成一个不分彼此的家庭,友情、爱情结合在一起,达成和谐与美好。


凯瑟琳的爱情和快乐是极易消磨和流失的,吉姆也在她和巴黎女友之间徘徊,最后他要走了。由于火车时刻的变更,吉姆和凯瑟琳在饭店住了一晚。在这个场景里,特吕弗一场「残忍地」给我们看到时光在曾经美丽的凯瑟琳脸上留下的印迹。




影片拍摄时的让娜·莫罗虽然已经三十多岁韶华不在,但精妙的化妆术仍然将她完美的脸庞呈现给观众。此处让娜·莫罗坐在镜子前面缓缓地卸妆,对于她来说这是在埋葬自己留不住的爱情,对于我们则是感受到生命的无情流逝,为凯瑟琳追求爱情和自由所付出的代价发出叹息。


吉姆回到巴黎后,和凯瑟琳继续保持信件联络。然而和战争期间的鸿雁来往传递着爱情与思念不同,这个时候两人在信中彼此误会和猜疑,可见曾经的爱情已经付诸流水。




后来吉姆、朱尔和凯瑟琳三人在电影院重逢,开车出去兜风。来到郊外,凯瑟琳招呼吉姆上车,然后让朱尔「看着我们」。于是,朱尔看着他一生中最爱的朋友和他们共同最爱的女人,驱车从断桥上坠落河中。凯瑟琳死前带着灿烂的笑容。


特吕弗使用了水、火等意象来传达他对凯瑟琳性格的刻划。当凯瑟琳和两人相识之初,她烧掉过去的情书,是为了和欺骗自己的男人与谎言彻底告别,然而火点着了裙子,这像一个「引火烧身」的比喻,暗示凯瑟琳后来的生活和爱情。三人从剧院出来,凯瑟琳跳到塞纳河里。这是水。




生命的最后一刻,凯瑟琳驾车落入河中,还是水。而吉姆和凯瑟琳死后火化成为骨灰,最后的形体消灭仍是归结与火。三人最后的一场电影还出现了烧书的场面,这预示了特吕弗后来的一部电影《华氏451度》。或许战争和暴力对文化与人的摧毁一直是他所关心的命题吧。


作为新浪潮运动的旗手,特吕弗本身是极富创新精神的。在本片中他留下了不少让人津津乐道的镜头。其中一处便是朱尔和吉姆初见凯瑟琳,画面上用了一个小的画框把朱尔和吉姆框在一起,暗示两人最先恋爱,这个处理非常具有「电影感」,时至今日,在视觉上依然十分震撼。




还有朱尔、吉姆和凯瑟琳在桥上奔跑一段,特吕弗使用了手提摄影机进行跟拍,这一段镜头从凯瑟琳脸上掠过,再正对着三人,处理得非常美,让我想到戈达尔的《法外之徒》中,弗朗茨、阿瑟和奥迪尔跑过卢浮宫一节。


另外一个经典之处便是被无数人模仿过的「表情定格」一段。本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在电影中已经尽量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定格以免让人认为有呆板之嫌。但特吕弗在本片的使用,竟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当然这也得归功于让娜·莫罗贡献出了她的脸孔。




本片的原著小说是作者七十多岁时写下的对人生和爱情的感悟,特吕弗拍摄时年纪竟不到三十,然而他以惊人敏锐的洞察力,深刻领会到这曲生命之歌的内涵,并精确捕捉到其中能让人笑、让人哭的东西。这种能力使我想到伯格曼三十多岁时相继拍摄的《第七封印》《野草莓》,在这一点上,两位大师异曲同工。




从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开始,隔几年就翻出来看看,每次随着人生经验的增长,对影片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到底什么是爱情,其实我已经放弃去搞懂了。


1.合作联系邮箱:irisfilm@qq.com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为好友,邀请入群

往期精彩内容

存在一个喜剧演员叫陈佩斯,是我们过去三十年的幸运

为什么舒淇在电影里永远得不到真爱?这很公平

吴亦凡轻松突破国产青春片的极限,这次他杀了一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